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资讯

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3-7-12 17:57:11 浏览次数:

        当前电子政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规范指导

        在没有明确的、可行的规范指导下,各级政府摸着石头过河,各自探索着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尽管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出色的应用系统,但是总体来看,方向问题仍然是困扰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特别是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上,方向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必然导致门户网站建设激励不足、服务意识淡化、人力财力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政府门户网站虽有所发展,但无“质”的飞跃。各地政府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局面。但是这些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水平的进步,而不是从一个阶段到另外一个阶段的质的飞跃。除了一些传统项目如信息发布外,真正体现电子政务发展中高级阶段的网上服务和政民互动等核心应用并未全面启动。

        2、电子政务作用未充分发挥,远未融入到现行的行政体制中

        当前,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尚未真正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电子政务的建设主体处于政府机构的边缘化地位,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不少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发展方向认识不太明确,存在着一些偏差,他们实施“信息化”的目的和意愿并不是为了用信息化来提升管理、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有的纯粹是为了所谓“领导工程/面子工程”,有的迫于行政压力或者舆论压力,有的是为了炒作,获取在社会舆论中的形象。这就直接导致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关注强度不够,导致激励不足、服务意识淡化、人力财力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投入,轻服务”,“重建设,轻维护”,仅仅把电子政务项目作为“形象工程”的一部分。

        3、应用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导致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普遍缺乏宏观规划。许多地区没有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是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技术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型新的重复建设。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重电子、轻政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不足。

        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忽视政府管理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与再造,信息技术应用与政府管理创新严重脱节。在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中,一方面,在建设中当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流程发生矛盾时,习惯的做法往往制约着信息化的进度,结果经常是计算机处理方式要模仿旧的或现成的处理方式做事,信息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公务员的负担,成为累赘。另一方面,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人员往往受技术与产品推动而忽视需求因素,对政府管理行为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政府管理活动向信息技术提出的真正需求缺乏了解,从技术实现方面考虑得多而从应用效果方面研究得少,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业务脱节的问题(包括技术与产品选择不恰当,系统规划设计跟不上管理业务的变化,数据准备不足或不符合需要,对用户培训不够等等),影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实际上,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但不局限于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政务的形式是电子,内容还是政务,不能本末倒置。推行电子政务的目的,主要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帮助政府更好的履行职能。电子政务建设只有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管理业务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应。


        由于以上这些问题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电子政务项目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电子政务项目建成之日就是闲置之日,没有真正的去推广使用。有的电子政务项目虽然实现了预期功能,却因为政府管理体制、办事人员素质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更有的电子政务项目由于预期目标过高,而建设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

联系方式
QQ:249168441
联系电话:029-89381912    13891999785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天谷八路156号软件新城研发基地二期A1栋406室
2009- 2020 西安千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1005413号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3100     本网站支持IPv6